办公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劳动路1053号燃气服务大楼9层905室
联系电话:65184563、65187503、65180450
协会邮箱:szgczjxh@sina.com
我司坐落于相城区,该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临近暑期末,为培养孩子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与认知,传承新时代工匠精神;加强亲子文化建设,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、密切亲子关系,2022年8月21日我司举办了主题为“童心未泯·传承匠心”的非遗研学亲子活动,引领孩子们一起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,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。
还未开馆,大家早就兴致勃勃地在门前等候了,虽然天气炎热,也抵挡不住伙伴们迫不及待的心情。金砖博物馆整体的感观不像苏州园林一般的巧夺天工,而是多了几分野趣,跟几座残窑遥相呼应。主馆展陈分为开物、成器、致用三个篇章,以一块金砖的视角,详细描绘了金砖从生产,运输乃至成材使用的过程。
开篇“开物”讲述的是一块砖的修炼,繁杂的工艺让它在时间的轴线中自土成金。中篇“成器”讲述的是一块砖的旅程,它随着漕船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,从一种地域性的建筑物料,上升为王朝殿堂的雍容仪表。终篇“致用”讲述的是一块砖的时代,它默默地见证了历代王朝的兴衰与更替。
从博物馆出来,我们就驱车前往行程中的第二站:缂丝工作室。缂丝被誉为“东方艺术的瑰宝”“织中圣品”,通过“通经断纬”的织造技法,将五色蚕丝缂织成一幅幅色彩丰富的织物,制作精良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。
袁老师给大家展示了很多成品,还介绍道:早在80年代她们就已经去到海外,展示缂丝的传统工艺流程;还讲述了缂丝与刺绣的区别所在,这才让大家恍然大悟,原来缂丝和刺绣完全是两回事,繁杂的工艺、工时远在刺绣之上。一位老师傅也现场给大家展示了缂丝制作的工艺,袁老师还特意准备了小型缂丝架给小朋友尝试缂丝的技艺,好几个小朋友都挺感兴趣,都上手体验了呢!
从缂丝工作室出来已经是中午了,我们就出发前往预定好的酒店用餐啦!公司特意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伴手礼,大朋友、小朋友们都很开心!简单的用餐、休息过后,我们来到了美丽的阳澄湖畔,打卡此次活动的最后一站:曹超蟋蟀盆展示馆、阳澄湖舟船文化馆。
两馆一左一右像两大护法一样守护着这座小院,进门左手边是蟋蟀盆展示馆。一进门就看到满墙的获奖证书、制作工艺流程图片,还有陈列着的大大小小、形式各异的蟋蟀盆。曹老师给大家讲述了蟋蟀盆的制作工艺,以七星莲花盆为例,它是双重工艺,蟋蟀在盆中叫的话,莲子是会动的,但是莲子永远倒不出来,就是这工艺奇特所在;还有八卦盆,它是两个盆也可以是一个盆,盆外还有雕刻的工艺,均具有极大的收藏价值。右手边是舟船文化馆,老式的木门推门而入,靠墙的木架上陈列着形式各异的船只,中间的长条木桌边小朋友还在认真制作着心仪的小船呢。里间老式的门板上挂着各种用具,一位老师傅正专心制作着“龙舟”,还给大家展示了效果图,大家不禁感叹制作这龙舟需花费大量的工时和精力。推开侧边小门里面别有洞天,敞亮的空间中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船模,隔间还陈列着一艘巨大的船只,小朋友们很是喜欢。
最后,大家陆续回程结束了此次活动。
日常繁忙的工作,大家都很少关注非遗传统文化,趁此契机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走走看看,听听传统文化、讲讲工匠技艺,一起领略非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就如缂丝袁老师说的:“我就是喜欢它,发自内心的喜欢。一副作品有瑕疵即使旁人不说,我心理也会很难过,吃不好睡不香,老是惦记着它;而当一副姣好的作品下机后,就感觉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,心中满是欢喜和成就。”
作为制造大国的我们,需要匠人们一如既往、勤学苦练、深入钻研,勇于创新、敢为人先。当今的企业管理亦如是,即时利益并非长久之计,产品/服务的品质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灵魂。我们定将牢记工匠精神,将工匠精神根系于企业文化建设中去;让我们致敬工匠,大力传承工匠精神!
办公地址:江苏省苏州市劳动路1053号燃气服务大楼9层905室
联系电话:65184563、65187503、65180450
协会邮箱:szgczjxh@sina.com